大专院校在疫情防控方面应遵循以下指引:
开学前准备
物资储备:
确保有充足的口罩、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
人员培训:
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知识培训。
环境清洁:
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并对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
健康监控:
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
隔离准备:
设立(临时)隔离室,以备不时之需。
应急预案:
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并进行演练。
开学后措施
健康监测:
加强晨午检,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
环境消毒:
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环境卫生整洁,定期消毒。
通风换气:
加强重点区域如教室、宿舍的通风换气。
高频接触点消毒:
对门把手、课桌椅、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
餐具消毒:
餐(饮)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建议错峰用餐,自带餐具。
减少聚集:
避免举办群体性或聚集性活动,减少外出。
垃圾处理:
校园垃圾“日产日清”,每日对垃圾点进行消毒。
手卫生:
加强手卫生教育,配备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剂。
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疏导。
病例应对:
如发现病例,立即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
应急处理
发热病例:
在应急区域对发热人员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就医。
病例消毒:
在疾控中心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措施符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以上指引旨在帮助大专院校建立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