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试好帮手-龙马教育网

学习考试好帮手-龙马教育网

苏轼的友谊深厚的故事简短?

59

苏轼与其弟弟苏辙之间的友谊深厚,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共同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相互扶持,共同前行。以下是他们友谊的几个重要时刻:

兄弟同中进士

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一同考中进士,他们的才华震惊了整个京城。宋仁宗甚至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

第一次分别

1061年,苏轼出任凤翔府判官,而苏辙留在京城。这是他们第一次分开,苏辙冒着大雪为苏轼送行,从汴京一直送到郑州西门之外。

中秋夜思念

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在醉意中思念起七年未曾相见的弟弟苏辙,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团聚与再分别

1077年,苏轼在徐州与苏辙团聚,两人一起游览登山,一起赏月,互诉思念之情。然而,欢乐的日子短暂,很快两人又要分离。

乌台诗案中的相互扶持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苏辙上书皇帝乞求削官以赎兄罪,表示愿意以交还官职来保全哥哥的性命。最终,苏轼在100天后重获自由。

晚年相依为命

在父母相继离世后,苏轼与苏辙相依为命,相互扶持。即使在工作上屡次遭受坎坷,两人在精神上、艺术上、政见上始终心意相通。

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苏轼与苏辙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他们不仅在文学上互相唱和,更在精神上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