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泥带水”是一个 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不干脆利落,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决断力。该成语出自宋·叶适的《修路疏》,原文是“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释义
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比喻做事不干脆利落,拖延不决。
也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用法
作谓语、宾语和定语,通常带有贬义。
近义词
模棱两可:形容对一件事情的两方面都不否定,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拖拖拉拉:做事慢吞吞,不干脆俐落。
藕断丝连: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反义词
简明扼要: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不绕弯子。
例句
他说话办事总是拖泥带水,让人很不舒服。
这篇文章写得拖泥带水,读起来索然无味。
她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让人着急。
综上所述,“拖泥带水”是一个贬义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干脆利落,犹豫不决。如果一个女性经常说拖泥带水,可能意味着她不想做某事,但又怕别人生气,只好勉强自己,或者她本身做事就缺乏果断和决断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