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是一位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誉为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家庭,从小孤傲、喜怒无常、脾气火爆,并带点神经质。叔本华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和哲学,后转学哲学,并在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并提出了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的观点。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观点包括:
唯意志论:
他认为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意志通过某种超因果律的确又基于因果律的法则和表象世界发生关系。
悲观主义: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主旋律是无聊与痛苦,快乐只是一个相对的感觉,快乐的前提是痛苦、无聊、压力的解除或者释放,因此快乐的前提本身具有否定性。
现象与物自体:
叔本华坚持物自体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尽管他的一生并不得志,但在去世前几年,他的哲学思想终于得到了世人的重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唯意志论观点,使他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