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出自 《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它强调了远见卓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有长远眼光,周密的考虑,以免因短视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具体典故如下:
三国时期的故事:
曹操出兵40万攻打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孙权称赞吕蒙有远见,并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最终,魏军在到达时,船坞已经修好,魏军损失惨重。
郑国的故事:
列子在郑国时,因郑子阳没有主见和忠臣辅佐,导致老百姓叛乱,郑子阳被杀。列子拒绝接受郑子阳送来的物资,因为他认为如果接受了,就等于和郑子阳同流合污,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这个故事也体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通过这些典故和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有具备远见卓识,才能避免眼前的忧患,确保长远的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