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灏在其《通俗编·文学·打油诗》中曾引张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另外,有时作者作诗自嘲,或出于自谦,也称之为“打油诗”。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这首诗的作者张打油,据说是个农民,但他的《咏雪》诗却成为打油诗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割肉诗》
```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
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
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
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
《瞒人汉》
```
我看瞒人汉,如篮盛水走,
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
《登山》
```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
五湖四海归一望。
```
《睡丞》
```
相对蒲团睡味长,
主人与客两相忘。
须臾客去主人觉,
一半西窗无夕阳。
```
《几何诗》
```
人生在世能几何?
何必苦苦学几何。
学了几何值几何?
不学几何又几何?
```
《你姓胡来我姓章》
```
你姓胡来我姓章,
你讲什么新文学,
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你不攻来我不驳,
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
将来三五十年后,
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
```
这些打油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