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验收标准及步骤如下:
外观检验
对设备及外包装进行拍照记录,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浸湿、受潮、变形等情况。
检查设备和附件表面有无残损、锈蚀、碰伤等情况,重点检查主机、主要配件和主要工作面。
若发现包装有破损、设备和附件有损伤、锈蚀、使用过的迹象等问题,应作详细记录,并重点拍照留据,及时向供应商办理退换、索赔手续。
数量检验
以供货合同和装箱单为依据,检查主机、附件等设备规格、型号、配置及数量,并逐件清查核对。
认真检查随机资料是否齐全,如说明书、产品检验合格证书、保修单等,计算机的相关技术资料应包括驱动程序等软件在内。
要注意检查设备的序列号和出厂编号,必要时可以进行网上核对。
认真作好开箱清点记录,写明地点、时间、参加人员、箱号、品名、应到和实到数量,如发现短缺、错发等问题,要及时作好记录并保留相关材料。
质量检验
设备加电测试之前,应检查所接电源,确保和设备电源要求一致。
设备应能够正常启动,运行期间无故障报错信息,应对设备进行至少48小时不间断的加电测试。
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的规定和程序进行安装、调试。
对照产品说明书,检查设备的技术指标和硬件配置是否达到要求。
安全性检查
所有设备和装置的安全性检查,包括安装完毕后的设备和部件的安全检测,任何不安全的隐患必须全部解决掉。
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电气安全隐患、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等。
效益检查
设备和装置的安装完毕后,检查及测试结果中必须说明效益情况,以便开展更多的具体研究。
保修条件检查
所有设备和装置的安装完毕后,必须按照要求给出正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修条件。
验收方法
参观检查:进行该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前,应对施工工程的项目现场及设备检查,进行详细实地调查,充分了解项目施工实地情况。
技术资料审查:在验收工作中,要仔细比较施工资料、工程成果与设计文件以及国家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仪表精度等,进行技术审查。
误差检查:对装置、仪表等出现误差时,应对其进行测量,了解其误差大小,了解施工质量。
验收结论
验收结束后,验收人员要对验收结果进行评定,给出验收结论。如果设备符合验收标准和要求,可以通过验收并安装投入使用;如果存在不符合的情况,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重新进行验收。
通过以上步骤和标准,可以确保设备验收过程全面、细致,从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