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其始末如下:
战役时间
长津湖战役始于1950年11月25日,结束于1950年12月24日。
战役背景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在1950年10月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
11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成功击退“联合国军”,初步稳住战线。
为遏制美军继续北进,志愿军总部急调第9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战役过程
1950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一带向美国和韩国军队发起反攻,标志着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的爆发。
11月27日夜,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周围突然发动大规模攻击,突破美军防线,将美军第10军分割包围。
11月29日,志愿军第27军在新兴里地区全歼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又称“北极熊团”),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一次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战斗。
12月1日,美军陆战1师开始从长津湖地区向南撤退,沿途遭到志愿军的不断追击和伏击。
12月24日,美军第10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战役结束。
战役结果
美军第10军被驱逐出朝鲜半岛北部,志愿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战役过程中,中美双方共计死亡和伤亡了4万多人,其中许多士兵被冻死或冻伤。
战役意义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斗,它不仅在东线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还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
志愿军通过这场胜利,初步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局,动摇了美国人的战争意志,为最后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总结: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双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顽强战斗意志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