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小记》是吴伯箫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了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时期作者参与种菜生活的美好情景。以下是对该文的几个精彩句子的赏析:
1.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 这句话简洁明快地表达了作者认为种菜比起种花有着更加实际的用途和乐趣,既美化了环境,又能提供食物。
2. “我们经营的那个菜园,三面是果树,一面是山坡;地形长方,面积约二三亩。” 这句话通过对菜园地理位置和面积的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晰而宁静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的珍视和喜爱。
3. “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着无限生机。” 这句话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新芽生长的情景,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4. “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这句话通过对蔬菜成熟时色彩斑斓的描绘,传达出丰收的喜悦和对劳动成果的满意。
5. “我们还在菜园里晒干了通红通红的辣椒,挂到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延安人民利用自然资源,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和乐观精神。
整体来看,《菜园小记》不仅是对一个特定时期生活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真实反映。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菜园中的美好景色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传达出对劳动的热爱和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