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
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
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
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
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
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
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厚德载物。
笔下龙蛇似有神。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心正则笔正。
31.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32.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33. 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万岁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34. 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35.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36.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