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发布的新音乐课程标准与2011年的旧课标相比,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性质与目标
旧课标:重视音乐实践,但内容较为笼统,缺乏具体实施建议。
新课标:强调音乐实践,提出音乐课程是最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学科,鼓励音乐创造,不存在标准答案。
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旧课标:以歌唱为主,内容较为单一。
新课标:教学内容更丰富,涵盖乐谱识读、器乐演奏、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等,强调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课程评价
旧课标: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表现。
新课标: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评价。
课程实施
旧课标:教学建议较为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性。
新课标:教学建议更加具体,强调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实施教学。
课程文化与民族特色
旧课标:对民族文化特色体现较少。
新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详细体现弘扬民族文化,如在演唱内容中要求背唱中国民歌,中高年级要求学习学校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
课程结构与学段目标
旧课标:课程目标结构较为简单,未按学段层级详细描述。
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进行阐述,涵盖所有级别,课程等级由五级变为三级。
课程理念与导向
旧课标:主要围绕综合语用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符合当前时代趋势。
综上所述,2022年发布的新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评价、实施、文化特色、课程结构与理念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更加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