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展览会专业观众的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利用公开或非公开的信息资源载体
公开的信息资源载体:包括电话黄页、工商黄页、互联网名录、展览会会刊名录等。
非公开的信息资源载体:包括自用信息的资源拥有者(如邮政部门拥有的报刊发行名录、会议主办者拥有的与会者名录)和专业从事信息服务的经营机构(如信息咨询公司)。
通过展览会收集专业观众资料
现场登记:在展览期间对观众进行登记,收集观众的名片或观众填写的登记表。
自媒体收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收集观众信息,这种方式适合吸引年轻观众。
登门拜访或寻访
派员到专业观众所在地或所在单位,通过登门拜访收集资料,这种方法俗称“扫街”,尤其适合小微采购商居多的展会。
利用票务系统和观众行为数据统计
票务系统数据统计:通过会展票务系统记录各类票证销售数据,了解售票情况和观众流动轨迹。
观众行为数据统计:通过智能传感器、Wi-Fi追踪等技术收集观众的流动轨迹、停留时间、访问频率等信息。
外部数据统计
社交媒体监测:通过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评论了解观众对展会的反馈和期望。
市场调研报告:了解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
竞争对手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互动活动微站和公众号绑定
GO互动活动微站:通过H5界面提前发送二维码,观众扫码后填写相关信息,便于后期回访。
GO互动公众号绑定:观众扫码后绑定公众号,便于获取观众信息。
名片交换和产品试用
名片交换:在展会现场与参展单位交换名片,收集参展单位名单。
产品试用:提供产品试用,吸引观众填写资料。
抽奖和礼品吸引
定点抽奖:通过抽奖活动吸引观众来到展台,同时收集观众信息。
礼品吸引:准备小礼品吸引观众注册,但名单质量可能不高。
会刊书籍和活动微站
会刊书籍:参展单位可以拿到会刊,上面有所有参展单位的信息。
活动微站:提前预热展会信息,通过二维码发送相关信息。
智能登记技术
LRS(Location-based Service):通过数字化手段,扫描参会者的胸卡或二维码,快速识别录入关键信息。
结合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展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收集专业观众的信息,以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