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即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一条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和“黑河—腾冲一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今黑河市)起,南至云南省腾冲市,大致为倾斜45度的直线,将中国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
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其东南侧分布着我国96%的人口,而西北侧仅分布着4%的人口。此外,两侧的经济差距也极为悬殊,因此可以简单地将胡焕庸线视为一条贫富分界线。
在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中,胡焕庸线被评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口学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显著差异,并影响了中国对人口政策、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的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