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子目标。
明确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的事实材料,并作出明确规定。
确定观察内容在具体场景中的实际表现,包括行为表现、事件发生发展的标志等操作性定义。
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观察等手段,对所要观察的对象和内容有个最一般的了解。
预先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如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环境与条件等,并进行初步的访谈和资料收集。
选择观察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观察方法,如时间取样、事件取样、参与观察等。
考虑观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经济性,选择能够获得真实信息的观察手段。
编制观察记录表
设计观察记录表,确保记录全面、系统和准确。
记录表应具有实施功能和记录功能,便于观察者记录和后续分析。
实施现场观察
按照观察计划进行实际观察,选择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
如有必要,可利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工具进行辅助记录,避免事后回忆。
整理分析观察结果
及时整理观察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
删去错误材料,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并纠正遗漏,对特殊情况材料另作处理。
得出结论
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
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观察过程、结果和结论。
这些步骤有助于研究者系统地进行教育观察研究,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