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生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无性繁殖
离株繁殖:这是香蕉主要的繁殖方式。当香蕉植株长成后,会从地面上长出一根花茎,花茎上会开出许多小的花朵。这些花朵经过授粉和结实,逐渐形成称为"手"的一组香蕉。每个"手"中包含有数十个香蕉,它们紧密地环绕在一起。当香蕉果实成熟时,可以摘取下来食用或销售。同时,也可以在此时在香蕉植株的根部挖掘出一块离株,并移植到其他地方进行繁殖。
吸芽繁殖:吸芽繁殖是香蕉栽培传统较为普遍的育苗法。主要是用剑芽(红笋)和褛衣进行繁殖。供分株作种苗的及芽一般要高达40厘米以上。红笋一般在上一年的11月份长出,当年立春后天气转暖时露出地面,呈红色,通常在当年3、4、5月份种植时用。种植后特点是先出叶后长根。褛衣芽一般在上一年的8、9、10月长出,因遇干旱,寒冷不长,冬天来临时叶变枯。由于低温,缺水,上部长得较慢,下部积累营养,因而养分充足,型状上小下大,根系多,一般在2、3月份种植时用。种植后是先发根,后抽叶。
块茎繁殖:块茎繁殖主要是为了在短期内培育大量芽苗而采用的繁殖方法。采用尚未开花结果的植株或大吸芽的地下茎(10~11月份萌芽)为材料,切块时间最好在11月~翌年1月份,大部分可以发芽,4、5、6月苗高40~50厘米即可栽植。此繁殖方法的优点是可减少病虫害,成活率高、生长、结果整齐,初期植株比吸芽繁殖矮,较为抗风,但有第一代产量低的缺点。
组织培养
组培技术:现代香蕉产业多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生产。从想要复制的香蕉苗上切下一小块组织,在人工配制的生长培养基上,这一小块组织中的细胞开始复制繁殖,然后逐渐分化出各种植物器官,最终形成一棵长在培养基上的香蕉苗,也叫试管苗。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试管苗,并且能脱去花叶病等病毒,有利于提高产量。
栽培管理
种植环境:香蕉是热带水果,性喜高温多湿。气温在29-31℃时生长最快;10℃以下生长几乎停止;4-5℃以下,叶片受冻害;1-2℃叶片枯萎。果实在12℃时即遭受冻害,加工后色泽灰黄,影响商品价值。年平均雨量以1500-2000毫米最适宜,每月平均降雨量以100-150毫米最理想。
土壤要求:土壤以表土深厚、富含有机质、pH值5.5-6.5、排水优良的砂质壤土为宜,地下水位应低于地面1米以上。
加工
加工制品:香蕉可以加工成多种制品,如香蕉罐头、香蕉脆片、香蕉果脯等。加工工序包括原料选择、去皮去丝、切片和浸泡、热处理、装罐杀菌等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香蕉从种植到收获、加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