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潮汕方言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支持式保护措施
收集整理方言材料:开展系统记录、归集有文化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方言材料,建立音像方言数据库,开发潮汕方言地图集,出版方言研究著作和科普书刊,建设方言博物馆。
媒体语言使用:广播电视台播报新闻应保留方言形式,播放潮汕方言广播剧、小品、戏曲、视频,组织潮汕方言竞技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潮汕方言的宣传与传播效果。
公众活动和公共服务:在公众活动和公共服务中适量使用潮汕方言,如城乡公交车上使用潮汕方言和普通话双语报站,鼓励潮汕方言文艺创作,如朗读诗文、诵读童谣、讲古等。
在教育中融入方言
学校方言教育:将潮汕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课堂上适当使用方言辅助讲解,部分中小学开设潮汕方言课,高校开设潮汕方言文化选修课或讲座,幼儿园在课外活动及生活互动中适当使用方言。
家庭教育:家庭日常会话以潮汕方言为首选,培养孩子对方言的认同和喜爱。
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民众兴趣:通过广泛宣传法律和政策层面关于方言的规定,确立对潮州方言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
纠正不当限制:审视语言政策执行情况,纠正过去对方言的不合理限制,为方言传播、使用和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空间。
综合施策
法律层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法》,将方言的使用习惯、民间故事和传统戏剧等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提升其文化地位。
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出台积极的政策,如方言教育、方言文化活动等,增加方言在年轻人中的认可度。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方言保护,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创建交流环境等方式,增强方言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潮汕方言,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