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饼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其来历有多种说法:
古代祭月习俗: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早在《周礼》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到了唐代,这种祭月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后羿射掉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将成仙的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在八月十五这天吃了仙药后奔月亮,后羿为了思念嫦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这个传说代代相传,最终演变成了中秋节。
农业生产相关:
中秋节的起源还与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便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于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的庆祝丰收的节日,并融入了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中秋节在唐朝初年定型,盛行于宋朝以后,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