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的级配标准主要依据混凝土的配方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砂子级配标准:
C15混凝土的级配标准
粒径在3-31mm的颗粒数量比例在85%以上。
机制砂的规格
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 (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mm—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mm—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建筑用砂的级配要求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用砂筛分析方法测定,并用级配曲线和细度模数表示。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为3.7~1.6,其中在3.7~3.1为粗砂,在3.0~2.3为中砂,在2.2~1.6为细砂。
砂的筛分析试验是将砂烘干至恒重,过9.5mm孔径的方孔筛,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级配砂石配合比例
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墙体砌筑的级配砂石应该按照细骨料:粗骨料=1:1.5~2,细砂:粗砂=1:1~1.5的比例配合。
在道路工程中,砂石的配合比例也有相应的规定,砂子的粉砂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
级配砂石的一般要求
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应不大于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应不大于6%。
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应不大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和砂石材料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照具体的工程设计和材料标准,选择合适的砂子级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