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工作是指 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提高质量的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含义:
减轻负担
学生层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接受,都采取“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党员干部层面:把党员干部从繁重的、无实际意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合理配置各类党员干部的职责,积极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针对性、具体化的岗位性质,从群众的实际所缺入手,充分尊重群众的个性,因人而异,努力服务培养和调动群众的奋斗积极性,把“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提高质量
学生层面: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层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所需的教育文化资源总量,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学足”“学好”,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老师舒心。
综合措施
系统设计与实施:减负提质需要系统的设计,才能达到既减负又提高质量的目的。这包括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减负不是简单地压缩学习时间、降低学习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而是要减少那些枯燥乏味、机械重复、负荷过重的学习,让学生从低效率的“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
社会与学校的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社会(或升学体制)、学校(或老师)和家长应该准确定位,各司其职,确保减负与提质同步进行。
总结来说,“减负提质”工作旨在通过减轻负担和优化措施,提高学生和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