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题,存在多个不同的说法和回忆,但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以下是一些被广泛提及的年份和事件:
1984年高考数学
1984年的高考数学题被称为中国数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场考试,全国平均分仅为26分,北京市的平均分数更是只有17分。
该年的数学题难度极大,最后一道大题全国仅有两个学生做对,难度之高以至于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都表示题目不应该出现在高考卷上。
2003年高考数学
2003年高考数学因考生盗卷而启用了备用卷,难度陡增。虽然现在来看,除了填空题和附加题的数列题外,其他题目难度不算太大,但在当时的教育资源背景下,这套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非常新颖和灵活,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应对。
2008年江西数学高考
2008年江西省数学高考的最后一道题难度极大,全省30余万人无一人能全部答出,平均分仅为0.31分。这道题目的难度甚至惊动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
其他年份的高考题
2002年的高考文科数学压轴题被认为是中国高考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学开放压轴题,要求考生自行设计模型并通过动手操作来解答。
递归数列题在2003年和2008年的高考中都有出现,这些题目包含非线性递归数列和数列极限,难度极高,很多考生无法下手。
建议
由于这些题目都是在不同的年份和背景下出现的,而且难度评价存在主观性,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如果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当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和官方评价报告。